易倍EMC(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熊猫体育平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上海的“旧改”如何“创新”?-易倍体育EMC
熊猫体育平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上海的“旧改”如何“创新”?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7-28
分享到:
 李强书记近日在调研旧区改造时强调,“推进旧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百姓福祉。”  黄浦区优秀历史建筑总量大、类型繁杂、产权多元。全区共有优秀历史建筑289处,占全市比重达26%。其中居住类共59处,占全区优秀历史建筑的20.4%;非居住类共192处,占比为66.4%;混合类共38处,占比为13.2%。  然而,居民们普遍反映,自家房屋建造年代长,想装修又不知道向谁去

  李强书记近日在调研旧区改造时强调,“推进旧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百姓福祉。”

  黄浦区优秀历史建筑总量大、类型繁杂、产权多元。全区共有优秀历史建筑289处,占全市比重达26%。其中居住类共59处,占全区优秀历史建筑的20.4%;非居住类共192处,占比为66.4%;混合类共38处,占比为13.2%。

  然而,居民们普遍反映,自家房屋建造年代长,想装修又不知道向谁去备案。即使去备案了,但现有行政审批流程太复杂,时间又长,改善居住条件很困难。

  为此,黄浦区先行先试,根据事权下放相关要求,区房管局探索建立了符合区域实际的简易审批监管流程,加强“小、微”项目监管,建立简易审批流程。

  针对不改变房屋使用性质、不涉及重点保护部位等的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或不涉及外立面、不改变房屋使用性质、重点保护部位等的非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或装修,取消设计方案与施工组织方案审批,流程简化为申请、受理、备案,办理周期从1至3个月缩短为最快1周办结。

  针对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局部改动及装修行为较为普遍的实际情况,黄浦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咨询、沟通、告知工作,讲明保护要求。

  由街道、房办和公房集团共同组成条块联动巡查队伍,事中联合专家及物业对装修方案提供专业指导,事后对房屋进行符合性验收,并在日常巡查中加强随机回访,将事前审批转变为全过程巡查监管。

  杨浦区宁国路201弄为市东医院所有。这幢占地800多平方米的房屋,是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式砖混结构建筑,现居住13户居民。

  由于建造年代久远,房屋老化严重,存在墙壁石灰脱落、木质天花板腐烂、扶梯摇晃、下水道堵塞、一楼地面渗水等较多安全隐患。去年以来,强对流天气频繁,雨水较多,老旧宿舍雪上加霜。

  “小修小补年年进行,苦于缺少原始图纸,没有办法实施大修工程。”据市东医院总务科科长陈燕介绍,医院曾邀请专业机构对该楼进行检测,掌握了所有存在的风险点,一直想对这幢老旧房屋进行彻底修缮,但因建设资料缺失,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证。

  而根据国家现行法律规定,没有房产证无法实施正常相关审批流程,致使修缮成了悬而不决的“老大难”。

  去年初,分管卫生系统的区领导在大调研走访中,了解到这一“老大难”问题,在实地踏勘、现场倾听住户诉求后,组织召集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寻找症结,商议解决方案,督促市东医院安排专业机构开展房屋安全质量检测。

  房屋安全质量检测报告完成的第一时间内,分管区领导立即召集区应急办、区建管委、区卫计委、区房管局、区建管中心、大桥街道和市东医院相关负责人。

  通过联席会议制定方案,突破瓶颈,打破常规,初步确定从“墙体、楼板、电线、下水道、楼梯、屋顶、厨卫”七个方面进行应急修缮,委托第三方开展应急抢修工程论证评估和制定抢修方案。

  持续推进“留改拆并举”的城市有机更新,其高效实施离不开加大科技研发,突破关键技术壁垒。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集中资源进行既有居住建筑和各类历史建筑宜居改造和保护利用的系列研究。

  近年来,建筑科学研究院已完成老旧小区和各类历史建筑的检测鉴定、增设电梯、纠偏改造、美丽家园等项目200余个、共800万平方米。

  其中,房屋检测鉴定代表性项目包括静安区直管公房、巨鹿路675号、思南公馆等。同时,已开展长宁区新泾六村、徐汇区凯旋一村、长宁区淞虹路685弄等小区增设电梯的综合技术服务。

  “‘留改拆’城市有机更新,应加强前期可行性论证研究,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老旧住宅的功能和性能离当前新建住宅和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房屋的自然老化和性能退化是客观规律。“应坚持因地制宜、分轻重缓急逐步解决老旧小区和历史建筑存在的问题,并加强使用阶段的维护管理和风险管控。”上述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