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8月14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徐钡儿 实习记者蔡滢珲)8月14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绿色低碳美丽全运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市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及广州赛区绿色低碳全运筹备的相关工作情况。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广州市执委会场馆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唐仪兴(央广网见习记者 徐钡儿 摄)
发布会上,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广州市执委会场馆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唐仪兴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时表示,为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到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照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建筑领域实现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绿色低碳的全运场馆。
唐仪兴表示,2024年,广州市新开工民用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达72%,同比增加12%;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比例超过49%;累计建设超低、近零能耗建筑81万平方米。其中,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的中建四局科创大厦是国内首栋超高层近零能耗建筑以及首座金级碳中和建筑。
截至2025年7月,广州完成酒店、医疗、体育场馆、写字楼等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项目429个,总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此外,广州积极推动“光伏+建筑”成片规模化应用。花都、从化积极创建省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完成既有农房规范加装光伏5444栋,两区累计加装光伏并网容量116.27万千瓦。全市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量376万千瓦,在“十四五”期间增长了5倍多。
“我们坚持绿色办赛理念,积极探索实践绿色低碳场馆改造路径,打造了一批绿色场馆新标杆。”唐仪兴在发布会上表示,比赛场馆是绿色办赛的主要载体,广州聚焦全运会场馆绿色低碳改造,30个场馆全部利用现有老场馆进行改造。其中,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是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实现零碳改造;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改造。
唐仪兴表示,十五运会在场馆改造工作中,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在多个场馆推进分布式光伏的多场景应用,加装光伏设施面积约1万平方米,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其次,积极倡导绿色理念,推动场馆在多方面采用节能环保材料:针对场馆玻璃幕墙和窗户,采用高性能镀膜工艺与多层结构设计,既能满足采光需求,又能有效阻隔太阳辐射热,显著降低空调能耗;同时在室内外装修选材上,广泛选用环保、耐用、可循环、易维护的材料,进一步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此外,赛事场馆坚持科技赋能,通过多维度运用高效节能系统,引入高效机电设备系统,实现了对场馆能源的精准管控、高效利用和绿色运营。
唐仪兴表示,下一步,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以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践行“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快建筑领域绿色降碳转型升级,为全面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广州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