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到来的态势。新房价格上涨、成交量回升、置换需求激增、开发商收紧优惠……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中国楼市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的调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1月房价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24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较去年12月增加1个。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二线城市表现出强劲的反超趋势。涨幅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除上海外,其余均为二线城市,其中南京、成都以0.7%的涨幅并列第一。
然而,数据背后的市场真相并非如此简单。尽管统计数据呈现出整体回暖的趋势,但市场一线的声音却更为复杂和多元。
然而,同为涨幅并列第一的南京,市场却显得相对平稳。在经历去年新房成交量大幅下滑和部分楼盘价格腰斩后,南京市场开年保持谨慎,仅有个别楼盘出现价格上涨。这些楼盘的共同特点是:市场稀缺、抗风险能力强、持有价值高、产品过硬。开发商收回优惠折扣,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与以往市场变动不同的是,本轮楼市回暖呈现出“新房热、二手房也热”的特征。一个显著的表现是,二手房挂牌量大幅增加。
无锡中介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无锡二手房挂牌总数达到7.5万套,较上周新增2000套。这表明房东出售意愿强烈。
为了尽快实现置换,许多房东不惜降价出售。南京部分小区房价从3.2万元/平方米降至2万元/平方米左右。武汉的中海长江十里,作为豪宅项目,也多次降价,半年内降幅近100万元。
中介普遍反映,近期看新房的客户中,大多数是“小换大、老换新”的改善型需求。苏州、武汉等城市,置换需求占比接近一半。
市场回暖,购房需求增加,开发商自然成为受益者。最直接的表现是,优惠折扣开始缩水。
深圳和武汉的折扣调整尤为明显。深圳的折扣力度从去年的8折逐步收窄至8.7折。武汉从2月开始,多个楼盘宣布回收折扣。
开发商收回折扣,一方面说明市场热情高涨,购房者主动性增强;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层面的扶持。
例如,南京新房库存不足,部分是2022、2023年的库存,部分是尚未开建的期房。在供需关系近乎平衡的状态下,开发商几乎没有折扣。政府推出人才补贴等政策,鼓励购房。
多数中介认为,本轮回暖并非政策的短暂刺激,而是具有持续性,有望辐射全年。即使出现波动,也属于市场正常调节。
多数中介建议购房者谨慎入市,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房源。
二线城市凭借自身产品力,在市场回暖中脱颖而出。武汉的四代住宅以低密度、高得房率吸引购房者。成都涌现出大量优质楼盘,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本轮楼市回暖中,二线城市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潜力。投资者可关注这些城市中具有稀缺性、产品力强、抗风险能力高的优质项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型住房需求将持续释放。投资者可关注针对改善型需求的产品,如大户型、高品质住宅等。
尽管市场回暖,但仍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应保持谨慎,控制杠杆,避免盲目跟风。
房地产投资应着眼于长期,选择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区域和项目,进行价值投资。
胡金秋绝平超时!青岛险胜2-1广厦夺赛点 韦瑟斯庞30+9孙铭徽17分
ESG Weekly 前高通高管任小米芯片平台部负责人;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超4亿吨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华硕推出 CX14 / CX15 系列 Chromebook 笔记本:易维修设计
苹果多项Vision Pro头显新专利曝光 旨在解决戴眼镜用户使用痛点